心路歷程:
從高一開始,我便認真看待每一次的段考,將每次的段考看待成重要的大考來念。每次段考前兩三個禮拜,每天放學我並不是回家,而是到補習班自習教室自習,因為在家我是不可能讀書的。在學校時,下課我幾乎都是留在教室唸書的,很多人可能覺的這樣會被同學討厭、交不到朋友或是人緣很差,一開始我也是這樣認為,但久了之後我發現我還是交到了許多很好的朋友,真正的朋友是不會因為你認真追求夢想而和你不合的,反之,他們會諒解你,甚至和你一起努力。
學測時,雖然國文能力已經達到人生巔峰(13),但我知道總分(58)仍不夠我上夢想版寫的牙醫系,便直接放棄個人申請,專心於繁星一階過的中山牙,但在準備面試期間,心中不斷有個聲音問自己:指考會不會更好呢?要不要直接放棄繁星拼指考? 在知道我面試沒上時,我哭了,卻沒有想像中難過,因為其實心中有一小部分是期待自己在指考能表現更好。那之後我一心一意準備指考,每天幾乎讀到晚上十一點才回家,因為我知道在準備繁星時,我已經比那些考完學測確定指考的人和眾多重考生少讀非常多了。這期期的壓力比學測時多很多,有時我會對自己失去信心,想說我已經比別人少讀那麼多天,我一定會考得比他們差,但後來想想,即使最後要重考,這些內容我還是要再讀一遍,不如現在就高強度的讀完,明年也輕鬆一些,沒想到如此高強度的讀使我應屆就上了。成敗不是取決於你何時開始努力,而是你努力的總和有沒有達到那個強度。
時間安排:
高一高二的時間安排是比較簡單的,時間也很充足,絕對不會沒有時間讀書,而是你有沒有空出時間讀書。而高三上大家最煩惱的是進度和複習如何兼顧。很多會在這時選擇放棄進度,專心讀學測,但這樣風險是很大的,因為並不能保證學測就一定會上。我的安排是,有補習的科目就利用學校上課時間完成作業或複習,放學後的時間就是寫沒補習科目的作業和複習學測內容。並且我會以週為單位安排進度,每週會預留一個時段把這週沒完成的完成。
各科準備:
國文:國文並不是我拿手的科目,就不誤導大家了,只能說作文真的要多練手感。
英文:詞彙量很重要,可以從歷屆和模考來收集不會的單字,並且針對自己較不會的大題多做題目多練習(例如克漏字)。翻譯就是要多磨練。作文的話可以在讀佳作時將別人的好詞好句記起來內化為自己的,並且多收集素材,生活中發生的很多事都可以做為寫做題材,像之前高偉老師講了一個氣球的故事,我映像非常深刻,在一次寫作文時便用了它,由於題材特別而得到了頗高分。
數學:中心思想很重要,沒搞懂它做再多題目也是沒用的,一定要熟到做題目時,一眼就能看題目在考哪一單元的哪個中心思想。
物理:觀念很重要,每個單元都會有自己的公式,要自己推一遍公式的由來,並且能解釋一遍給自己聽。
化學:化學中背的份量頗多的,但其實也不會太難,因為它們大多是有一些規則,主要是要願意花時間去多看幾遍,將他記起來。
生物:課本很重要,不需要買什麼別人幫你整理好的重點,自己將重點標記、整理在課本上,和化學一樣多看幾遍。
地科:我自己認為課本不夠詳細,買了一本新關鍵,和生物一樣重點都寫在那本裡,方便查閱。
在各科準備上我並沒有說明太詳細,是因為我認為讀書方法要自己找到試合自己的,講再多也都只是將歷屆學長姐的方法東學一個西學一個組合成,所以讀書方法還是要由自己去嘗試、摸索。
最後我想提幾個我覺得很好用的技巧
- 在各科每本書的每個單元貼上標籤貼,並註明單元名稱,這樣在查詢資料上真的會節省很多時間。
- 多問問題是進步的一大關鍵,自高一開始不管是在學校或補習班,下課我一定會跑去找老師問問題,即使覺得再笨的問題,只要是不會的都要弄懂。
- 在學測和指考的這段期間,多少都會有一點壓力,甚至是對自己失去信心,而常常在課堂上聽完高偉老師講的一番激勵人心的話後,會有種想要立馬認真讀書的感覺,但當下課後看不到高偉老師,鬆散的心態又回來了。所以我會在高偉老師講勵志的話時,用手機將其錄下來(錄音筆會更清楚),當沒有讀書的心情時,聽一下老師的話,又會燃起讀書的動力。
相信大家都可以迎來很好的結果!加油喔!